【www.galacticglitter.com--觀后感】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中,我們偶爾會需要寫總結。寫總結也是為了讓自己變得優秀、更有能力!每多寫一次總結,我們就越明白自己在做什么:每多做一份事,就可以在這件事上學習到新知識、新技能。那么我們如何動筆寫一篇總結報告呢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傷逝觀后感實用【四篇】,歡迎品鑒!
傷逝觀后感實用1
《傷逝》是魯迅先生的一部短篇小說,也可以說是唯一一部以愛情為主題的小說。它講述兩個覺醒的知識分子涓生和子君的愛情故事,但結局是一個悲劇。
從社會批評的角度來說,子君的悲劇人生代表了魯迅在五四時期提出的一個問題——娜拉出走后怎么辦?從個人批評的角度來說,子君這個人物暗含了新舊兩類女性的影子?!秱拧分械淖泳且詢筛泵婵壮霈F在讀者面前的。一個是會館時期的子君——我們也不妨把她稱作戀愛時期的子君——這個子君在小說中是一個新女性的形象,果敢,有見識,有主見;而吉兆胡同時期的子君——即同居時期的子君——卻是一個舊女性的形象,怯弱,無知,是帶有中國舊時代烙印的傳統女性。
最終子君離世,涓生愧疚,悲劇發生的原因及啟示是什么呢?大概有以下的幾方面:
第一,愛情并不是人生的終極目標。
子君死了,為涓生而死,雖說是那個時代的悲劇,但更是子君把愛情當作人生終極目標的癡情女子的悲劇。塵世中的女子,一旦心中有愛,真的可以變得難以想象的勇敢與無畏,但一旦愛情飄逝時,也足以把一個用情至深的女子打擊得一蹶不振,甚至如子君一樣,以死作結。這就是世世代代女子的不幸。
愛情的消失本來沒有錯,錯的是子君把愛情當作生命的全部。子君選擇和涓生一起同居,在那個封建時代肯定要承受巨大的壓力,但涓生作為男性是無法體會的?!秱拧冯m說是以懺悔的形式寫的,但是,涓生并無過多的反省,“我已經記不清那時怎樣地將我的純真熱烈的愛表示給她。豈但現在,那時的事后便已模糊,夜間回想,早已剩下了一些斷片子;同居以后的一兩個月,便連這些片斷也化作無可追蹤的夢影……”這應該算不上懺悔,假使子君沒有死,這份感情是否還像小說中涓生所祈禱的那樣會重來?是個未知數。
第二,愛情不單單只是玫瑰,還應該有面包作基石。
愛情剛開始時,涓生說,“……破屋里便漸漸充滿了我的語聲,談家庭專制,談打破舊習慣,談男女平等,談伊字生,談泰戈爾,談雪萊……。她總是微笑點頭……”此時此刻,他倆的愛情如玫瑰般濃郁熱烈。
而當生活成為常態時,子君以一個家庭主婦的角色出現,她必須做飯,做家務,養家禽,甚至和別的婦女口舌,種種的生活瑣事,使子君身上再難有以前的樣子,而涓生也開始為生計而厭倦了戀愛前的種種海誓山盟。這時的愛情,沒有了玫瑰,生活的重負已經覆蓋了那層浪漫,面包使愛情出現了危機?!白泳挠職舛际У袅?,只為著阿隨悲憤,為著做飯出神……”涓生開始“……回憶從前,這才覺得大半年來,只為了愛,——盲目的愛,——而將別的人生的要義全盤疏忽了?!敝豢上X悟得太遲了。
第三,愛情不應該僅僅是激情的再現。
激情是一時的,愛情應該是永恒的。涓生與子君的愛情,多半因激情而產生。文中記錄“這是我們交際了半年,又談起她在這里的胞叔和在家的父親,她默想了一會之后,分明的,堅決地,沉靜的說了出來的話……而且說不出的狂喜……在不遠的將來,便要看見輝煌的曙色的?!边@是子君在涓生激情的影響下說出的令涓生很震動的話。涓生后來“……照見我含淚握著她的手,一條腿跪了下去……”子君答應了涓生的求婚。
當激情過后,便是“……我也漸漸清醒地讀遍了她的身體,她的靈魂,不過三星期,我似乎于她已經更了解,揭去許多先前,以為了解而現在看來卻是隔膜,即所謂的真的隔膜了?!变干_始后悔,重負感與厭倦感纏著他,從暗暗不滿,到公然給子君臉色看,再到逃避家并抱怨子君變得累贅,最后他殘忍無情地說出“我老實說罷:因為,我已經不愛你了。但這于你倒好的多,因為你更可以毫無牽掛他的事了……”。生活的不如意,周圍鄙視的眼光,已經在子君的心上刻下了一道傷痕,而涓生絕情的話,更是往傷口上撒了一把鹽,直接把子君推向了地獄。
第四,愛情是兩情相悅,更是愛情觀的契合。
涓生和子君不同的愛情觀,決定了他們的不同的性格心態及行為方式,同時,也決定了他們在社會壓迫和金錢困擾的沖擊下,最終難免分離的悲劇結局。
涓生和子君初始雖然真誠熱烈地相愛,但他們愛的內涵是不相同的?!拔覑圩泳?,仗著她逃出這寂靜和空虛?!睂︿干?,愛是找一個可愛的人來愛并以此使生活充滿意義和色彩,愛是生活的一種點綴。所謂男女平等,戀愛自由,在涓生看來,則是男女間交往分合來去的平等和自由,在冠冕堂皇的外衣下,掩蓋著一種不愿負責任的自私、怯懦與虛偽,流露出一種特有的中國式大男子主義的心態。但對子君而言,愛則是找一個愛人以托附終身,男女平等,戀愛自由,在她看來僅是擇偶權利的自主而非擇偶行為的自由,這就是“我是我自己的,他們誰也沒有干涉我的權利”這一令人振奮的宣言的實質。子君把愛視為生活的全部,把自己的全部身心和幸福寄托在一個男人身上,這種折射著“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古老婦道觀的愛情觀念,使得她這樣一個實踐自由戀愛的新女性亦難免逃脫由尤物到累贅,最終被遺棄的悲劇命運。
涓生的愛情觀是浪漫的,子君的愛情觀是實在的,這種不同決定了戀愛過程中兩人心態行為的不同。涓生愛子君不可謂不真誠——一時不見則惶惶不可終日,僅僅一見心中便極大地快慰,但浪漫的、為生活要求點綴的愛情觀則使他難有應具的堅強和勇敢;而實在的,為生活找歸宿的愛情觀則使子君“卻是大無畏的,對這些全不關心,只是鎮靜地緩緩前行,坦然如入無人之境”。浪漫的愛情觀則使涓生難免失望,那含淚下跪,使子君幸福的真摯求愛得逞之后,涓生帶有悔意地以為那是“可笑甚而可鄙的”了;而視愛情為歸宿的子君卻陶醉于小家庭的幸福之中,她“逐日活潑起來”,“可惜的是忙,管了家務便連談天的工夫也沒有,何況讀書和散步”。這種滿足使她最終難免趨于平庸,和官太太為油雞和“阿隨”而無謂地爭吵,這無疑會使他倆之間最終出現差距及至隔膜。
問世間情為何物,誰也說不清楚。涓生與子君的愛情悲劇,更讓我們看到了愛情底下的更多內幕,貧賤夫妻百事哀,誰對誰錯眾說紛紜,但愿我們能從魯迅的《傷逝》中看清愛情。
傷逝觀后感實用2
傷逝——為逝去的東西而傷感,這個詞讓我想到的是遺憾、悔恨、情殤……整個文章讀下來,讓人覺得氣氛是悲涼無奈的,兩個打破世俗而結合在一起的戀人,最終因為現實的生存問題而走向分離。我覺得文中的子君是一個敢愛敢恨的勇敢的女子,在封建社會影響的舊思想的社會背景下,她沖破封建家庭牢籠時表現出來的那種堅決態度,勇敢地和家庭抗爭,堅決地說出“我是我自己的”的話來,無視社會的嘲諷和流言蜚語,義無反顧的和涓生這個又窮又酸的書生在一起,毅然地投奔這份沒有“面包”的愛情。當子君跟涓生之后,就放棄了以前的許多生活,放棄了她的驕傲,放棄了她的優雅,為生活的瑣碎而操持,洗碗、做飯、養油雞,為小事而與鄰居官太太爭吵……子君的重心都轉移到這個家了,在愛情當中不斷的付出,而這個時候,涓生認為他變了,她不再看書了,從以前思想解放的新女性慢慢變成一個世俗的女子,他認為以前愛的那個優雅的子君不見了,現在這個越來越沒有神采沒有內涵的子君,他再也不愛了。
而我認為,涓生的新思想是形而上學的,一方面自擬要打破封建思想的牢籠,要做新時代有新思想的青年,可是他表現出來的卻是骨子里的守舊與懦弱,他與子君一起出去的時候,他害怕別人關注奇怪的眼光,而子君卻能當能問心無愧的面對這些眼光,后來他開始煩子君了,逃出家門,“終于在通俗圖書館里覓得了我的天堂”,而這天堂原來也只是為著“裝著兩個鐵火爐”,并非為了看書的高尚,到了后來,光景越來越慘淡,他認為這一切是因為與子君結合而被教育局開除的結果,甚至到了后來他假想到子君的死……我認為在這里涓生是自私的,在愛情中只是一個索取的角色,當愛情的激情褪去的時候,同時面對現實生活的壓力,他把責任推向子君,而不想想自身的問題。他說在教育局里做事,就像鳥販子手里的小鳥,怕日子久了,翅子麻痹,將來忘卻了飛翔,可是他離開教育局,終于展開翅子去飛了,可是離開籠子久了,卻飛不遠飛不高,生活毫無保障,他又開始想念在關在籠子的日子——也就是他的思想先進只是表面上的嘴巴上說的,是經不起時間和現實的考驗的。
涓生最后對子君說:“我不愛你了?!彼诳诼暵曊f要說出自己內心真實的想法,但是他真的不愛他了嗎?還是他根本就不明白愛是什么?在那個時候,他沒有能力保護自己曾經‘深愛’的女人,讓子君過上好的生活,這是他的無能和逃避應有的責任。他說出這句話,徹底傷害了子君的心,正是這句話結束了她的愛情,將她逼上了絕路,在這里,涓生是一個無法對愛負責的愛情鄶子手。涓生說出不愛,可后來當子君真的離開,他又開始懷念以前的美好的日子,開始想起子君的好,當他聽到子君死的消息的時候,開始黯然‘傷逝’,一切無法再回到以前了,涓生余下的日子里,多半都會一直傷逝下去。就像很多本應該好好珍惜的人和事,當擁有的時候不懂得珍惜,當失去的時候才追悔莫及!
說到最后,總結一下,在愛情當中,既不能像子君那樣愛得失去了自我,也不能像涓生那樣逃避應該為愛情付起的責任。
傷逝觀后感實用3
看完魯迅的《傷逝》,很心疼子君,在那個年代不顧家人反對,自由戀愛已經是非常前衛了,是愛讓她溫柔又勇敢??上ё泳莫毩⒅皇菑囊栏接诟笝嗟揭栏椒驒?,婚后的她完全依靠涓生,覺得這種狀態像極了溫水煮青蛙,并且是在一口日漸下陷的深井里,當柴米油鹽成了她的全部,回憶是他們僅有的共同話題,子君也無法吸引涓生了,最后她選擇默默離開他們一起尋找的小屋,從此她的一切與他再無干系,不管是心死還是自然自然生命的消亡。 我是打心里喜歡子君的,欣賞她能勇敢的來,也能決絕的離開,畢竟女性的獨立也要看大時代的背景是否支持。好在五十多年后,亦舒的《我的前半生中》,新子君離開以后,有機會選擇重生… 沒看過電視劇版的《我的前半生》,剛開始還以為是關于溥儀的紀錄片呢…不過看簡介覺得有點像幾年前很火的《回家的誘惑》,就算有點瑪麗蘇,觀眾在閑暇娛樂中yy一下(劃掉),獲得點對未來生活的憧憬還是不錯,評價有失偏頗請多包涵…
最后摘選《傷逝》一句話,“人必生活著,愛才有所附麗”。愿現今千千萬萬個像子君一樣嫁給愛情的女孩兒,在婚后也能閃閃發光永不褪色,生活愉快。
傷逝觀后感實用4
沒有物質的保障的愛情終是不可靠。它,不知何時起,會悄悄地令入迷者失望。
子君就是一個為了追尋愛情,卻被她所選擇的人涓生拋棄的一個例子。子君孩子氣的眼,天真無邪,對愛情充滿了渴望。為了追尋自由的愛情,不惜與家人脫離關系,可是呢?因為沒有物質的保障而引發了一系列矛盾,她被涓生拋棄。在那個壓迫成風、講究媒妁之言父母之命的年代,提倡自由戀愛是何等大逆不道的事情,且不說與家人脫離關系,單是作出如此之行動且還被拋棄是如此的令社會所不容。最后,子君只有一個結果————死。
在子君與涓生剛接觸時,他們是如此的合拍。他們有共同的愛好,一起談雪萊、談泰戈爾、談伊索生、談男女平等??墒悄??最后呢?分了手。她沒有選擇,只能接受,接受的結果就是自己的命。他們住在一起的開始,我相信,我們有必勝的信念————向家族向社會反抗的信念,我也相信他們自信能過得很好。是的,他們一開始很幸福很安寧,子君在家為涓生操持家務,涓生在外維持生計,然而經濟問題卻在慢慢地來了。女人是個敏感的動物,一點的風吹草動就能引起他們的不安懷疑,尤其是對自己所愛的男人、所依附的男人,子君從涓生的晚回家、對自己的敷衍中查出點端倪,可是她卻不愿相信,寧愿自我欺騙,所以她一遍又一遍地“開始了往日的溫習和新的考驗,逼我做出許多虛偽的溫存的答案,將溫存示給她”,而且,她早就不看書了。
終于,涓生告訴了子君,他已經不愛子君了,他的心地有些輕松了、舒展了,卻將重擔給了子君?!拔覜]有負者虛偽的重擔的勇氣,卻將真實的重擔卸給她。她愛我之后,就要負這重擔,在威嚴和冷眼中走著所謂人生道路?!甭谝孤?,寒風凜冽,沒有溫暖的房舍,沒有同行者,只有子君一個人。其實,子君的不幸也不能完全歸咎于涓生,既是當初雙方相互信任做出的選擇,選擇的失敗都有責任,只是,子君的結果卻是如此之不幸、如此之凄慘。
沒有物質保障的愛情太廉價,是涓生教了子君一堂重要的課。
可是,一切都太遲了。
查看更多觀后感相關內容,請點擊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