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alacticglitter.com--觀后感】
觀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連續劇或參觀展覽等后,把具體感受和得到的啟示寫成的文章。以下是小編整理的2023年最美孝心少年觀后感范文匯總三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篇1】2023年最美孝心少年觀后感
昨天晚上,我和媽媽一起觀看了中央電視臺少兒頻道舉辦的《眾里尋你——尋找最美孝心少年頒獎晚會》。黃鳳、趙文龍、吳林香、徐沁燁、林章羽、何秀巡、高雨欣、路玉婷、龍花、邵帥、王琴秀這十一位孝心少年的故事都讓我和媽媽熱淚盈眶。其中最讓我感動的是賣燒烤的高雨欣。
夜幕降臨,清脆的“烤腸、烤面筋、烤肉串!”的聲音又響起,身穿紅格罩衫的高雨欣又來幫媽媽賣東西了,就是這十一歲的小女孩,在家庭困境時,她摟著媽媽的身子說:“媽媽,咱家我頂著?!币虼?,她成了家里的頂梁柱。但在這位活潑開朗的小姑娘背后,有一個小故事:在20_年,神經失常的`舅舅突然砍傷了媽媽,面對著沒有父親的雨欣,更是雪上加霜。媽媽住院,雨欣擔起了全家的家務:洗衣、做飯、照看姥姥和妹妹······后來,媽媽出院了,但經常頭疼,而且右手也落下了殘疾,不能干重活兒,“我們不能總是靠低保過日子,還得找點事干?!?/p>
媽媽說。一年春天,在朋友的幫助下,媽媽支起了小吃攤,開始賣燒烤。懂事的雨欣每天放學后就來幫忙,晚上回家再做作業,就是這樣,把每天大部分的時間都放在了幫助媽媽的身上,但是雨欣還是以四科滿分的成績成為小升初全縣第一名,升入了望奎縣第四中學。她在日記上寫道:“生活雖然苦了點,但是,只要我勇敢地往前走,我就一定能走過風風雨雨······”就是這一句話,成了這位孝心少年的內心映照。
我想:我們生活在這樣美好的家庭里,過著衣食無憂的日子,卻不懂得珍惜,總是和父母吵架、頂嘴,自從我看了這個孝心少年的事跡以后,我感觸很深,我今后也要向他們學習,做一個尊敬師長、孝敬父母的好少年。所以,我想對我的父母說一聲:“爸爸媽媽,我愛你們!”。
【篇2】2023年最美孝心少年觀后感
古人云:百善孝為先。曾經,我并不能真正理解這句話的意義,但今天通過觀看《最美孝心少年頒獎晚會》,使我真正懂得了何為孝義何稱善良!黃鳳在6歲那年,父親因工受傷致使高位截癱,母親也離家出走,奶奶雙目失明,小小的黃鳳只好當起這個家的頂梁柱。每天早上她要早早起床做飯洗衣忙家務,每天晚上還要每兩個小時就起來一次為爸爸翻身,這樣的生活,小黃鳳一過就是6年。6歲,這是個怎樣的年齡啊,6歲的我們還依偎在媽媽爸爸的懷抱里撒嬌淘氣,任性地提著各種各樣的要求,得不到滿足的時候甚至會哭會鬧,而6歲的黃鳳卻象一棵弱小卻堅韌的小樹,頑強地撐起了在風雨中飄搖的一個家庭,并且努力讓這個家充滿笑聲與希望,這樣的小黃鳳,如何不讓人熱淚盈眶呢!
____年的一天,黃鳳聽到鄉親們說上海的大醫院能治好爸爸的病,小黃鳳決心帶爸爸去上海,她求人做了架板車,推著癱瘓的爸爸帶著失明的奶奶一步步走向千里之外,上百斤的鐵板車對黃鳳來說,無疑是個龐然大物,可是她硬是咬牙堅持到了目的地,她先后去了多家醫院,卻沒能得到期望的結果。
但是她千里救父的視頻被網友傳到了網上,有心人天不負,她的孝順與勇敢感動了無數國人,引起了社會人士地關心和照顧,北京武警總醫院破例為黃爸爸做了手術,電視山村女孩吳林香在人看不見的時候悄悄抹去眼淚,面對病重母親的卻是這世間最燦爛的笑容,砍柴、洗衣、做飯、照顧幼小的弟弟年邁的外公外婆,對于一個13歲的女孩來說,小林香的微笑背后承載著多少我們難以想象的悲傷和苦楚呢?!當她所有的付出并不能阻止母親的離去,她該承受怎樣巨大的悲傷啊,可她,依然帶淚含笑地站在那里說,媽媽放心我一定會照顧好弟弟的……這一刻,該有多少人和我一樣哽咽淚落,小林香,這么美,這么好!還有,那個一路奔跑著在馬路上亭亭玉立成長的路玉婷,那個與母親血髓相連的邵帥,那個在夜里賣燒烤白天做家務,抽空學習卻能以四科滿分成績考入初中的高雨欣,那個為了母親和弟弟放棄學業的龍花……
一幕幕讓人感動的畫面,一個個讓人潸然淚落的事例,讓我深深懂得了什么是孝義無價,什么叫自強不息。就象詩中說的,趕快為你的父母盡一份孝心吧,也許是一處豪宅,也許是一片磚瓦。也許是大洋彼岸的一只鴻雁,也許是近在咫尺的一個口信。也許是一頂純黑的博士帽,也許是作業簿上的一個紅五分。也許是一桌山珍海味,也許是一只野果一朵小花。也許是花團錦簇的盛世華衣,也許是一雙潔凈的舊鞋。也許是數以萬計的金錢,也許只是含著體溫的一枚硬幣……但“孝”的天平上,它們等值。烏鴉反哺,羔羊跪乳,百善孝為先,同學們,就讓我們從現在做起,以哥哥姐姐們為榜樣,做一個孝順善良堅強勇敢的孩子,感恩父母對我們無微不至的關愛,珍惜眼前握在手中的溫暖幸福,孝義本無價,情暖在人間里黃鳳姐姐那帶著眼淚的笑容感動了我更激勵著我,要勇敢要堅強要善良!
【篇3】2023年最美孝心少年觀后感
11歲本應該是無憂無慮的年齡,但就讀于東勝區蒙古族學校的尼博特爾卻早早地承擔起了家庭的重擔。面對因患腦瘤雙目失明的媽媽,他自覺承擔起了照顧的責任,以樂觀的人生態度去迎接學習、生活中的種種不如意,一切不幸并沒有讓這位小蒙古漢子屈服。8月26日上午,中央電視臺《朝聞天下》欄目對他的事跡進行了報道,并號召全國未成年人向他學習。
面對突如其來的家庭變故,小小年紀的尼博特爾沒有怨天尤人、沒有被困難擊垮,而是堅強地去面對,用自己瘦弱的肩膀扛起了生活的重擔。為了讓爸爸安心工作,從7歲開始,他便幾乎承擔起了所有的家務,洗衣、買菜、做飯,照顧媽媽起居,有空還會去撿瓶子賣錢貼補家用。除了承擔生活的重擔,他更像是媽媽的眼睛,給媽媽講故事、唱歌,為媽媽帶來歡樂和驚喜。用他自己的話說,“媽媽笑了,世界就亮了?!边@是對媽媽發自肺腑的愛,也是一個孩子面對困難時的樂觀與堅強。
古人云:“百善孝為先”。孝道歷來就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中最基本的元素,尼博特爾的孝心感動著所有人。品學兼優的他不僅給廣大未成年人樹立了榜樣,也值得我們所有人學習。筆者認為,在當前提倡學習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背景下,這名蒙古族少年無疑給我們上了最生動的一課,他的舉動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學習,這種正能量需要我們廣泛傳遞下去。
孝老愛親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最美孝心少年尼博特爾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感動,他身上所散發的孝老敬親的道德光芒和自立自強的拼搏精神,更是我們奮進的力量。這個盡孝盡善的少年,需要我們更多的關心、幫助和支持,他的故事需要社會輿論更多的關注和傳遞。
查看更多觀后感相關內容,請點擊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