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alacticglitter.com--觀后感】
觀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連續劇或參觀展覽等后,把具體感受和得到的啟示寫成的文章。所謂“感”,可以是從作品中領悟出來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作品中的內容啟發而引起的思考與聯想,可以是因觀看而激發的決心和理想。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我是中國人觀后感經典匯編6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我是中國人觀后感經典1
我是中國人觀后感(一)
最近,我觀看了一部電影,名字叫《我是中國人》。這部電影的主人公是海生,影片主要講了主人公海生小時候救了一個掉進坑里的日本小孩,長大后,兄弟二人在日本部隊里當兵,當海生親眼目睹日本人殘害中國人的暴行后,實在是痛心疾首,忍無可忍之下殺死了自己的大哥。他為什么要這么做呢?因為他很清楚地知道,他永遠是一個中國人,更有一顆永遠無法泯滅的中國心!
從古至今,熱愛祖國的人隨處可見。像劉胡蘭,江姐一樣的千千萬萬的共產黨員,為祖國做貢獻的各條戰線上的工作者,他們就如天使一般純潔,勇敢,即使他們有的是工人,農民,甚至微不足道的乞丐,可他們都有一顆愛國的心,他們的貢獻不容小視,他們也和國家指導人毛澤東,總司令朱德一樣必不可少。他們一樣愛國,一樣為國做貢獻,值得我們尊敬。
賣國的人也是有的。他們只求權利,只求美女金錢,為此不顧國家利益,當上了萬人唾罵的賣國賊,他們的良心何在?被狗吃了嗎?!我們應該以國為榮,不可為了利益出賣祖國,應該以報效祖國為己任,為此努力奮斗!
我們小學生應該做的是把對祖國的愛投入學習中去,為把祖國建設得更加美麗、富強,我們一定要努力拼搏,將來報效祖國!
我是中國人觀后感(二)
暑假里,我看了一場電影,名叫《我是中國人》。
影片的主人公海生居在臺灣。有一天,小海生在路邊玩耍,救了一個比他大4歲的哥哥,沒想到救的是日本軍官的兒子。小海生與奶奶相依為命,可奶奶沒多久就病死了,那個日本軍官收養了他,海生長大了。隨著太平洋戰爭逐步擴大,日本在臺灣推行皇民化運動,并征召臺灣人入伍,經過培訓后,送入中國戰場充當炮灰。據統計在整個二戰期間,至少有近兩萬臺灣人身著日本軍服,派向中國大陸戰場,與自己的同胞兄弟自相殘殺。
從小接受日本軍國主義思想的海生看到日本軍隊殘殺手無寸鐵的老百姓,毅然退出部隊。路過遭日本人掠奪過的破舊小屋,發現躲在壁爐底下的童童。海生帶著童童躲避日本軍官兒子的一路追殺,又遇到了從東北女子中學逃亡到北平的六個女生。()他們決定結伴一起去南京回家。一路上炮火連天、危機重重,他們不斷地遭受日本軍隊的殘殺,3歲的童童被殺害、4個女生被槍殺……最后奮起反擊、炸毀了敵軍的火藥庫。
影片中奶奶曾經告誡海生的話“海生,你不管接受日本人的教化,也不要忘記你是中國人”。童童的槍死、柔弱的女中學生遭殺害及她們的愛國熱情、以身殉國也讓海生痛恨日本侵略中國的無恥行徑,更讓他覺悟是自己中國人,要做一個真正的中國人。
看了這部電影,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海生那愛國的精神,在兄弟情誼和國家之間,他放棄了兄弟情誼,選擇了國家,這種愛國的精神是非常值得我們學習的。這也不禁讓我聯想到語文書上學到的波蘭愛國音樂家肖邦、我國古代偉大的愛國詩人杜甫、陸游等等,他們心中祖國利益高于一切,誓死不忘祖國的安危。
也許在人們的傳統觀念中,一提起愛國,總能不由自主聯想起無數仁人志士拋頭顱灑熱血的宏大歷史場景,不過這樣的場景只是戰爭年代所獨有,如今的和平年代不需要我們扛槍保衛祖國,也不需要我們救民族于危難之中。那么,身處和平年代的我們,究竟應該如何去表達自己的愛國情懷呢?
109年前,梁啟超的《少年中國說》中曾說過:“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于歐洲則國勝于歐洲,少年雄于地球則國雄于地球?!彼哉f,愛國不僅是一種信念,更是一種行動。從我們青少年每個人做起,從點滴小事做起,好好學習,勇于奮斗,愛我中華,建設中國,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我是中國人觀后感(三)
沉重,壓抑。這是我看完《我是中國人》這部片子后最為突出的.感受,那是一種由心而發地對祖國歷史的深沉嘆息。
這部電影講述了臺灣青年海生因幼年寄居于一日本將軍家中,為報恩情,參加了日本特別縱隊奔赴大陸的隊伍。但當他親眼看到日軍殘殺中國百姓的暴行后,便決定離隊逃回家鄉。路上遇到幾個同在逃命的大陸姑娘,他們相互幫助,躲避日軍侵襲的故事。
由于我對戰爭片不是很感興趣,平時了解抗日的途徑幾乎只有書本。歷史老師在講臺上訴說日軍的暴行時我還覺得不以為然,今日看到這些畫面真實地在眼前出現時,我才徹徹底底地有了那種心痛的感受。那是一個中國人對于外人來到我們國土上放肆的憤憤不滿,那是一個中國人對于日本人痛殺同胞的咬牙切齒,那是一個中國人對于別國來者對我們祖國進行羞辱的怒不可遏。
然而,日本人也并非全是慘無人道,這部電影中有著日本血統的女孩櫻子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她向往和平,她崇尚自由,她也曾覺得日本兵并沒有如其他人想象般那么冷血無情。雖然最后她的夢想并沒有實現,但是她對于自由和平的尊崇完全不亞于他人。她強烈的正義感讓她到故事最后勇敢地點燃手榴彈與日軍同歸于盡,以保護自己的姐妹。所以,我們完全沒有必要以愛國為口號而對所有日本人都報以憎恨的目光,而是應該崇尚和平,因為只有世界和平我們才能擁有更美好的明天。
中國的紅旗是被鮮血染紅的,正因如此,我們更應該時刻記住自己是一個中國人,記住我們的安泰和平是那些革命先烈用生命換來的。為了讓我們,讓我們的后代能夠過上平安快樂的生活,我們更需要從小事做起,無時無刻不忘自己是中國人,用良好的修養和高雅的素質,將臺灣用和平手段重新擁回祖國懷抱。
我是中國人觀后感經典2
今天,我們語文第三單元考試。教室里安靜極了,只聽到同學們寫字時發出沙沙的聲音。在考試卷上有一篇短文《我是中國人》,我便細細地讀了一下。原來文章講述了:作者是一個在美國留學的中國學生。平時,作者總是向別人介紹我的祖國,并且在下課時,時常到黑板上寫一些古詩、名家名言、家鄉的風景點……經過的努力,終于在測驗中獲得了連美國人也很少獲得的好成績。
讀完文章,我沉思,中國是一個騰飛在東方的巨龍,又何嘗不是我們炎黃子孫的驕傲呢?文章的字里行間中都體現出來了一顆火熱的愛國心。而“我愛你----中國”這幾個字更加體現出了作者的愛國之心。
記憶的旋渦又把我帶近了另一篇文章——《祖國,我終于回來了》:“我是中國人,我可以放棄這里的一切,但不能放棄祖國。我應該回到祖國去為建設新中國貢獻自己的全部力量?!边@一段激昂的文字,讓我體會到了強烈的愛國精神。這兩篇文章的作者的愛國心不都十分強烈嗎?
“來到異國他鄉,思鄉的感情會變得特別強烈?!边@不正表現出作者思念祖國,想回到祖國的懷抱。那些做夢都夢到出國的人,眼睛已經被一摞一摞鈔票和美麗豪華的別墅蒙蔽了。
我相信,無論何時何地,身在異國他鄉的華人華僑們熱愛祖國的心是不會變!
我是中國人觀后感經典3
最近,我觀看了一部電影,名字叫《我是中國人》。這部電影的主人公是海生,影片主要講了主人公海生小時候救了一個掉進坑里的日本小孩,長大后,兄弟二人在日本部隊里當兵,當海生親眼目睹日本人殘害中國人的暴行后,實在是痛心疾首,忍無可忍之下殺死了自己的大哥。他為什么要這么做呢?因為他很清楚地知道,他永遠是一個中國人,更有一顆永遠無法泯滅的中國心!
從古至今,熱愛祖國的人隨處可見。像劉胡蘭,江姐一樣的千千萬萬的共產黨員,為祖國做貢獻的各條戰線上的工作者,他們就如天使一般純潔,勇敢,即使他們有的是工人,農民,甚至微不足道的乞丐,可他們都有一顆愛國的心,他們的貢獻不容小視,他們也和國家指導人毛澤東,總司令朱德一樣必不可少。他們一樣愛國,一樣為國做貢獻,值得我們尊敬。
賣國的人也是有的。他們只求權利,只求美女金錢,為此不顧國家利益,當上了萬人唾罵的賣國賊,他們的良心何在?被狗吃了嗎?!我們應該以國為榮,不可為了利益出賣祖國,應該以報效祖國為己任,為此努力奮斗!
我們小學生應該做的是把對祖國的愛投入學習中去,為把祖國建設得更加美麗、富強,我們一定要努力拼搏,將來報效祖國!
我是中國人觀后感經典4
暑假中,我讀了《我是中國人》這篇文章,深受感動。.coM
故事大體是這樣的:吉鴻昌去郵局寄東西,而工作人員明知故問,問吉鴻昌是哪國人,吉鴻昌大聲說我是中國人,工作人員卻說地圖上已經沒有中國了。吉鴻昌聽了,很是氣憤,他說:“侮辱我吉鴻昌本人可以,但不可以侮辱我們中華民族?!睆拇艘院?,吉鴻昌每次出門都帶上一塊寫著“我是中國人”的大牌子。
讀了這篇文章,我感受良深。
吉鴻昌沒有因為祖國的貧弱而自卑,大膽的說自己是中國人,這是多么偉大的愛國精神。從古至今,中華民族出了許多愛國人士:屈原,甘愿隨國亡而投江自殺;王昌齡,在外族入侵時寫下了“但使人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的詩句;周恩來從小立下“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誓言。這種精神,是中華民族的良好傳統;這種精神,是中華民族的屹立的脊梁;這種精神,就是黃繼光、劉胡蘭誓死如歸的精神支柱。不管是張明敏的“我的中國心”,還是李四光的“我是炎黃子孫”,亦或吉鴻昌的“我是中國人”,都讓我們感受到了一顆顆炙熱的愛國心。
讀了這篇文章,我想到了自己。我們作為新時代的小學生,能為祖國做些什么呢?我想,我們要從小事做起,從小立志為祖國的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只有國家強大了,才有個人的美好未來。同學們,讓我們好好學習,用自己的智慧,用自己的雙手建設自己的祖國,用中華少年的自豪鑄就中華民族的驕傲。
我是中國人觀后感經典5
當黎明到來,當五星紅旗冉冉升起,我就會有一種發自內心的激動,回想起過去,多少人為了祖國的和諧安定做出了犧牲,才使祖國終于迎來了光芒四射的黎明!
《美國刀》講述的是作者的父親在朝鮮戰爭帶回了一件戰利品——一把美國刀,很是堅利,左鄰右舍有硬骨頭都去他家砍,鎮上的“刀王”不服氣,精小打造的硬刀一點都敵不過美國刀。時間過去了很多,家里的姐姐去美國留學,一次姐姐打電話給父親,說她不回來了,要做一個美國人,美國比中國好,就連四十年前造的刀都那么好。但父親的一句話讓我印象很深:“在朝鮮,沒有好刀的中國人,把有好刀的美國人打敗了?!睂φl說兵器好,就一定能勝?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只要中國人團結一心,那力量就如萬里長城永遠不倒??!
這又讓我想起了《阿凡達》里的一個鏡頭:冷酷無情的人類意外的探測到生活在潘多拉星球上的土著人——阿凡達人的圣樹周圍,有許多寶藏,于是借助高科技的操作系統殘忍的摧毀了他們精神家園——一棵巨大的家園樹,阿凡達人的心在流淚,由于兩個是由人類化身為阿凡達人,本來是僅為了完成任務,去勸阿凡達人轉移領土,但時間久了,對他們產生感情,于是幫助阿凡達人抵御人類進攻,杰克順利的與那里最強大的獸產生了心靈溝通,無數個騎著自己的坐騎阿凡達人,面對槍林彈雨,不怕犧牲,以智慧來掉了堅利無比的好幾架戰機,捍衛了自己的家園,是什么迫使他們成功?就是對民族家園濃濃的愛,濃濃的情,以自己的血肉捍衛了自己的土地,這種精神難道不和中國人的精神一樣嗎?
也許自己的國家并不強大,并不發達,但民族強則國強,只要心中有著保衛家園的信念,只要對國家有著濃濃的情,再強大的敵人也必能戰勝!
這篇文章中的姐姐聽了父親的話后,很受感觸,回到了自己的祖國,也許是她對祖國還有著一絲牽掛,作為祖國的兒女,誰能不留一點牽掛?
從災難深重的舊中國,到百廢待興的新中國,再到經濟快速發展的改革開放新時期,不知多少人,為祖國的每一步成長貢獻出自己的力量和生命,看到今天的祖國,我想,即使那些危難面前不怕犧牲不流淚的勇士們,也定會留下欣慰的眼淚啊,看到五星紅旗在朝陽下飄揚的紅色,也有著自己的血,那又是何等的激動??!
孩子熱愛母親,是因為母親奉獻了偉大的母愛,我們熱愛祖國,則是因為祖國給了我們母親般的呵護,沒有祖國,沒有我們的安棲之所;沒有祖國,就沒有我們做人的尊嚴;沒有祖國,就沒有我們所擁有的一切??!
我是中國人觀后感經典6
你看過《我是中國人》這部情節迂回曲折,扣人心弦的抗戰故事嗎?這部影片中主角是來自臺灣的青年海生,他深受二戰時期日本軍國主義思想的影響,滿腔熱情地參加了日本特別縱隊奔赴大陸參戰。但是。當他親眼目睹了日軍殘殺中國平民的暴行后,看清了日本軍人的真實面目,毅然決然退出戰爭,這部電影真是一場愛與戰火的愛國戰歌。
由此我不禁想到,假如戰爭時期的愛國精神是轟轟烈烈的,那么和平時期的愛國又應該是怎樣的"呢?例如不久前發生在四川雅安7.0級大地震,災區內,八歲的小男孩徒手刨出壓在廢墟里兩歲的親妹妹;當地小賣部的老板免費派送食物和礦泉水;飛行員不惜犧牲自己的公休假,第一時間駕駛飛機人力和物資到災區災區外,的士司機們紛紛購買水和食物送給災區人們;各地領導、各個學校和團體都募集愛心款捐贈給災區全國人民都在關注著雅安的情況。難道這不是愛國的行為嗎? 我認為,比起在那些戰爭時期中的愛國精神,這些和平年代發生的感人事跡,越發顯得的彌足珍貴。
再比如說林俊德,他1952年入伍,參加了我國全部核試驗任務,為我國的國防科技和武器裝備發展傾盡心血,在他40多年的科研旅途中,他先后獲得30多項科技成果。在2012年5月4日,他被確診為“膽管癌晚期”。當他聽到這個噩耗的時候,他并沒有放棄身邊的工作,為了不影響工作,他義無反顧地拒絕了手術和化療,繼續奮斗在工作的前線。5月26日,他應病情惡化,被送到重癥監護室治療,當他醒來后,要求轉回普通病房,他堅定的說:“我是搞和實驗的,不怕苦,不怕死,現在最需要的是時間。最后他還是拖著已經極度疲憊的身軀下床工作,開始了他一生中最艱難的最后的沖鋒。在五個小時候,在心電儀上波動的生命曲線,從屏幕上永遠的消失,這位軍人完成了他一生中最后的一段歷程。他的愛國情懷,雖然不是那樣的悲壯,卻足以讓人們欣然淚下。
愛國,它不只是存在過去那些悲壯的戰爭之中,在當下的生活中,那些無名英雄們和那些一件件催人淚下的愛國事跡,使我們更加認識到愛國的意義和不同的表現愛國的方式。同學們,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從我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我為人人,人人為我。從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起,“國家興亡,匹夫有責”。
查看更多觀后感相關內容,請點擊觀后感